+
+ 耳聆可?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
+ 個體化用藥指導基因檢測
+
華大醫學是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成員,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愿景,以“降低出生缺陷、加強腫瘤防控、精確治愈感染、助力精準醫學”為目標,基于基因領域研究成果及生物技術在民生健康方面的應用,致力于成為全球性的精準醫學服務機構,為廣大百姓提供貫穿生命周期的基因組醫學服務。
華大醫學依托世界領先的生物信息研發、轉化和應用平臺,上百臺高性能測序儀, 質譜儀和大型計算機,為數據的輸出、存儲、分析提供有力保障。
華大醫學總部位于中國深圳,在北京、天津、武漢、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城市設有分支機構和醫學檢驗所,并在香港、歐洲、美洲、亞太等地區設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實驗室,已形成“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網絡布局。
華大基因總部位于中國深圳,在京、津、漢、滬、穗等大陸主要城市設有分支機構和臨床檢驗中心,并在香港、歐洲、美洲、亞太等地區設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實驗室,已初步形成“覆蓋全國、 輻射全球”的網絡布局。
依托華大集團優勢,華大基因立志成為全球多組學精準檢測和醫療數據運營服務行業的領導者,在人類應對疾病威脅的歷史上留下自己的腳印。經過今年的發展,華大基因已成為全球僅有的具備全產業鏈之源的多組學技術服務商和醫療數據運營商;已成為新一代組學技術,特別是測序和質譜醫學檢測領域的人才中心、標準中心、研發中心、樣本中心及數據中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數據運營行業服務商和產業先行者。
引言
七律 (二首) • 送瘟神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毛澤東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送瘟神,消滅血吸蟲
毛主席在讀了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的人民日報關于余江縣消滅血吸蟲的報道之后,于七月一日做詞兩首,發表在十月三日的《人民日報》上。他在后記中說:我寫了兩首宣傳詩,略等于現在的招貼畫,聊為一臂之助。就血吸蟲所毀滅我們的生命而言,遠強于過去打過我們的一個或者幾個帝國主義。八國聯軍、抗日戰爭,就毀人一點來說,都不及血吸蟲。除開歷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現在尚有一千萬人患疫,一萬萬人受到疫情的威脅。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今之華佗們在早幾年大多數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勁漸高,因而有了希望。主要是黨抓起來了,群眾大規模發動起來了。黨組織、科學家、人民群眾,三者結合起來,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血吸蟲病在中國的防治 >>
血吸蟲病是由裂體吸蟲屬血吸蟲引起的一種慢性寄生蟲病,主要流行于亞、非、拉美的73個國家,患病人數約2億。
血吸蟲病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貧困地區,因而容易被人們所忽視。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政府對血吸蟲病進行全面普查和防治試點工作,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效果顯著,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流行區內血吸蟲病感染人數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逾1千多萬降至目前100萬以下。同時,有5個省(市、自治區)血吸蟲病疫情達到了傳播阻斷標準,大大降低了血吸蟲病的疾病負擔[1]。
新送瘟神,誓要打贏"蟲殤之役"
新中國成立初期,內戰過后滿目蒼痍,衛生經濟是威脅當時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頭號問題,在黨和毛主席的帶領下幾乎舉全國之力向血吸蟲病宣戰,可謂“臨危受命”,至今歷時近50年終于將“瘟神”送走,基本消滅血吸蟲病。
現如今,華大基因“臨危受命”,再次舉起“送瘟神”的大旗,向包蟲病宣戰。緊密結合黨中央服務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愿景的精神,“想中央之所想、急抗病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誓將打贏“蟲殤之役”!
包蟲病防控現狀 >>
包蟲病,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全球被忽略的17大疾病之一,它是由棘球絳蟲的幼蟲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該病潛伏期較長,發現時往往已到晚期。我國目前是包蟲病流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包蟲病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和青海等省區的牧區或半農半牧區,是嚴重危害民族地區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地方感染性疾病。
遠離包蟲病,預防是關鍵。包蟲病的早期篩查和診療,對于疾病防控的意義非常重大。
平凡的我們,不平凡的平安夜
當大家都在和家人、朋友或者同事們歡度平安夜、迎接圣誕節到來的時候,有這么一群人已經持續174天放棄了自己休息的時間,不眠不休地投身于“包蟲病防控專項”中,這群“平凡”的人在完成一個“非凡”的重任!
截止到2017年12月25日,華大基因協助西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CDC) 完成了83萬人份包蟲病IgG抗體檢測,提前、超量完成了 “決戰180天”的國之重任!
2017年12月25日凌晨三點
最后一批十一萬人份樣本檢測完成
華大基因吉比愛包蟲病防控專項的小伙伴們
西藏決戰包蟲病,雪域高原吹響沖鋒號
2016年年底
華大基因與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政府簽訂了“基因科技造福西藏”戰略合作協議。
2017年4月15日
華大基因向自治區衛計委捐贈包蟲病快檢移動工作站,并向西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CDC) 提供已經研制完成的包蟲病IgG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方便偏遠地區群眾就近完成包蟲病篩查檢測。
2017年7月4日
第一批血清樣本 (共19,962份) 由西藏前線安全抵達華大基因北京實驗室。華大基因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協助西藏CDC完成75萬人份包蟲病IgG抗體檢測。
2017年8月19日
橫跨4000公里,以車輪丈量生命科技朝圣之路,為期6天的科技援藏超低溫冰箱運送圓滿完成。由國家基因庫、華大基因、西藏自治區CDC、澳柯瑪集團和宅急送聯合主辦的國家基因庫西藏高原庫“超低溫設備捐贈儀式”在文成公主廣場舉行。
2017年12月25日
配合西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CDC),華大基因提前、超量完成了83萬人份包蟲病IgG抗體檢測。
向毛主席致敬,一切為了人民健康!
這場沒有硝煙但卻激烈無比的“人蟲之戰”首場戰役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接下來,華大基因還將繼續配合西藏CDC的包蟲病防治任務,結合新的NGS檢測手段,完成疑難病例的鑒別診斷。早篩查,早干預,我們會積極協助配合西藏自治區衛計委、西藏自治區CDC建立一套可以快速推廣的包蟲病早期篩查防治新方法,將西藏防治包蟲病的成果推廣到全國,并通過“一帶一路”戰略,與世界其他包蟲病流行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控制全球范圍內的包蟲病流行。
當年毛主席在看完《人民日報》發表的余江縣消滅血吸蟲病消息后,夜不能寐,欣然提筆,豪情萬丈寫下了這篇充滿英雄主義的《送瘟神》。今天恰逢毛澤東主席誕辰124周年,在協助西藏地區抗擊包蟲病的當下,我們認為十分有必要重溫這兩首激情的七律詩,以此凝結各方決心,增強打贏蟲殤之役的信心,譜寫出新時代下“送瘟神”的新篇章。
破陣子
為宣戰包蟲病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卷,夢回擒下包蟲。
百臺低溫澳柯瑪,八千里馳宅急送,
一路向西行。
車名霸道飛快,人似展翼天兵。
了卻牧民心中慮,基因神技華大靈,
眾志必成城。
華大基因CEO · 尹燁
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參考文獻:
[1] 王隴德, Jurg Utzinger, 周曉農,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21世紀中國與全球健康 [J], (2008) 10, 51-52
警告:本站明確包含ALDULT内容,未滿18嵗游客禁止觀看!收藏本站:請使用Ctrl+D進行收藏
Warning: This site clearly contains ALDULT content, and visitors under the age of 18 are prohibited from viewing it! Favorite this site: Please use Ctrl+D to favorite